提起台北市的「圓環」,對上了年紀的人們來說,已成為一段融會了無限濃郁鄉情和香醇味覺的回憶,其中蘊藏了多少塵封的往事,總是讓人打從心底裡湧起一股想要重遊舊地的衝動。曾幾何時,隨著都市現代化的腳步,位在南京西路和重慶北路交會點的建成圓環,在歷經火災及拆遷之後,終於在六年前走入歷史,改建為一處專供藝文作品展演的會所。
上個星期某天的午後,在圓環的大廳裡,有一場溫馨感人的集會正在進行著。上百位社福團體代表和公益慈善人士擠滿了整座廳堂,全神貫注地聆聽盲人鋼琴師黃裕翔演奏一連串輕快悅耳的中外名曲,為永慶慈善基金會主辦的「人間公益影展」揭開序幕。
26歲的黃裕翔是國內第一位主修鋼琴的視障音樂家,出生後即由於視網膜病變而失明,但小小裕翔卻展現出驚人的音樂天分,才三歲就能把聽過的旋律,重新彈奏一遍。終於,在黃媽媽的耐心陪伴、引導和鼓勵之下,他走上了修習音樂之路且很快就學有所成,最近這位令人肅然起敬的生命鬥士在導演張榮吉的精心安排下成為電影「天黑」的男主角,並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短片的殊榮。
其實黃裕翔的生平事蹟只是今日社會中無數個勇者的畫像之一。前一陣子,在海峽的彼岸,也無獨有偶地流傳著一個撼動人心的故事,一樣被拍成了電影。這是一部描述中國殘疾人協會主席張海迪女士在她的少女時代,如何克服身心障礙而自學成功的勵志作品。
除了「天黑」和「我的少女時代」之外,今年的「人間影展」共推薦12部電影,一律免費進場觀賞。主辦單位呼籲民眾靜下心來,花5萬秒的時間體驗12種異樣人生,從中尋找逆境向上的動能,學習如何戰勝挫折、擺脫壓力,活出幸福。有一部來自法國的院線強片「逆轉人生」,是敘述一位富豪因意外半身不遂後與黑人看護之間所發展出的友誼之旅,其他還包括描寫癌友生命告白的紀錄片「希望在路上」、講述跨國收養家庭與收養兒真情互動的「有緣一家人」及「嗨!寶貝」……等經典之作,每一吋的膠片都透過音像、語言的紀錄訴說著人世間最感人的生命篇章。
永慶基金會舉辦此項影展的目的不僅僅在給予綣縮在社會陰暗角落中那群飽受困頓、挫折與打擊的弱者一些正面的激勵,也希望對那些衣食無缺、生活優裕,卻不時自怨自艾、無病呻吟的庸人,一個自我省思與改正的機會。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自殺身亡的人數超過3,000人,反映出我們社會受挫力之不足。也顯示出「人間影展」的社會教育與時代意義。
近幾年來,人們總是說,台灣,已慢慢轉型為一個更為成熟、祥和、寬容與重視群我關係的社會。的確,今天在台灣,有更多的人願意一本惜福和感恩的心情,對周遭的人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或心力來加強生命的韌性和深度。這正是台灣社會必將繁榮、興旺、屹立不搖最堅實的基礎。
2012-08-17 人間福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