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廖智遇上小唐
29歲的廖智,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一幢大樓倒塌下的倖存者。這場浩劫讓她喪失親人、截去雙腿,卻並沒有消沉她的意志力和砸毀她成為一名舞者的美夢。在截肢60天之後,樂觀、堅強又爽朗的廖智便走上舞臺,跳出一齣《鼓舞》。當晚,台上的她舞姿曼妙、奔騰起伏、美不勝收,從此,殘疾舞蹈家廖智便名傳千里之外,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廖智說:「我一直覺得要為那些活著的人們努力活下去,因為我身邊的人都以為,我將會有一個非常非常悲慘的人生,他們會心疼,一輩子都會為我心疼;但是我不能這樣,我要他們為我感到欣慰,感到振奮,而不是心疼。」今年雅安地震發生,她立刻趕到災區協助救災,用自己的心路歷程「鼓舞」受災居民重新站起,將苦難的遭遇轉化為上天的祝福。
無獨有偶的,在海峽的此岸,也有一位殘而不廢的勇者,展現出無比的生命韌性。他叫唐峰正,老友們都稱其為「小唐」而不名。小唐一歲失怙,母親離家,又因小兒麻痺導致重度身障,自小由外婆隔代教養長大,從沒受過正規教育便獨自來臺北闖天下;二十多年來,他克服身體的障礙而自立更生,勤于閱讀寫作,學會游泳,去年還娶了美嬌娘,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從困頓中站立起來,唐峰正不為已足,更創辦自由空間基金會,大力推廣全民通用生活設計的先進觀念,經常受邀赴世界各國演講。小唐積極奮鬥的人生已成為現代社會的標竿,他被台灣高鐵邀請擔任代言人。小唐下一步的計畫,是要進軍大銀幕,擔任電影的男主角。
廖智與小唐是在今年六月溽暑的廈門不期而遇的。那天,兩岸的公益人士齊聚在第一屆兩岸公益論壇上彼此分享「行善最樂」的經驗。台灣的民間社團蓬勃又多元,扮演著社會正義捍衛者的角色。像東森慈善基金會以媒體公益的推手自許,慣于用攝影的鏡頭和燈光照亮人間陰暗的角落,藉以觸動社會救援的力量。因此,在台灣,從原住民小朋友、外籍新娘到「兩岸和平小天使」的慈善活動中,都看得到媒體工作者的身影;永慶慈善基金會則以「人間有情 生活無礙」為宗旨,提倡無障礙空間,並以企業資源協助長年失依、無助的銀髮長者及身心障礙族群,爭取到平等的對待;而由星雲大師創辦的佛光山,推廣人間佛教,造福億萬信徒,早已享譽全世界,2011年成立的「佛陀紀念館」,同時融入歷史、文化、教育、傳播、現代藝術與大眾娛樂等元素,是今天大陸來台人士體驗台灣真、善、美住居環境的最佳場域。以上只是極少數的案例,卻充分顯現出近幾十年來,台灣自由民主、安和樂利的社會所蘊育產生的「軟實力」,而在經驗分享的過程中,獲得熱烈的迴響。
兩岸正式交流自2008年始,在經貿、旅遊、教育各方面可謂各有成就;但真正嘗試搭建兩岸人民心靈橋樑的行動,則以本屆公益論壇為里程碑。當廖智遇上小唐的一剎那,當兩地善心人士相互展露出高度人道關懷與對公義、平權的現代價值觀一致認同的那一刻,我們真正感受到,兩岸的復合為時不遠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